福州纪行

期次:第137期    作者:●图书馆 刘石平 (教师)   查看:36


  福州,不算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,但却非常有个性,有特点。
  金秋十月到福州,怎奈天公不作美,台风刚刚过境,淅淅沥沥的雨水四处飘撒,整座城市湿漉漉的,倒像是多雨的暮春。
  第二天,雨停了,我和妻便出门去游览。我们沿着江滨大道一路来到了马尾区闽江沿岸。先参观了马尾船政衙门,这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产物,成立于 1867年。鸦片战争的失败后,“师夷之长技以制夷”、“以夷攻夷”等主张充斥中华大地,清廷也深感海防的重要,于是痛下决心对旧式水师进行革新,在马尾设立了船政局和船政学堂。从此,福州船政成了中国近代海军摇篮。接着我们到了昭忠祠,里面建有中法马江海战烈士碑亭,以此纪念中法马江海战死难的烈士。昭忠祠的旁边就是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,远远望去,博物馆就像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,气势磅礴。该馆为中国首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,馆内有大量珍贵文物、图片和模型,生动展现了诸多爱国仁人志士的丰伟形象,折射出中华民族砺志进取、忠心爱国的传统文化理念。接下来我们还逛了附近的罗星塔公园,福州公园繁多,罗星塔公园属于船政文化主题公园。传说古时柳七娘为替亡夫祈求冥福,建塔于此。罗星塔原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,早在明初就标绘在郑和航海图里了,也是国际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。公园里古榕参天,郁郁葱葱,非常宜人。朝南而望,闽江风光尽收眼底。园中尚有船坞处、海军讲武堂、力园、古炮台等船政遗址可供凭吊。站在这些遗址上,对历史有了一种强烈的感应。这些遗迹,这些雕塑,向我们诉说着民族蹒跚前行的步履,使我们为死难的英雄哭泣。原来是前人的艰苦奠基让我们有了今天的位置。罗星塔公园不仅风景秀丽,而且地理位置重要,正如牌楼上的对联所提:拔地摩天不愧闽江锁钥,环山抱水堪称左海珍珠。
  闽江上的船舰让我们流连忘返,但到了傍晚时分,我们便告别了马尾的船政文化景区,准备去久负盛名的三坊七巷吃晚饭。到了三坊七巷,这里果然坊巷纵横,石板铺地,白墙黛瓦,充满了古意。街边有几间日式餐厅,陈设和装饰都非常地讲究。街道拐角处有一家“边境渔场”,还有一家“深海烤鱼”,都是吃海鱼的地方。这里照射着蓝的和绿的灯光,营造出一种海洋的色调。我们在“深海烤鱼”要了一条鲥鱼,肉质非常鲜嫩。待餐的时候,一位金发女郎伴着音乐在门口唱起了慵懒的爵士歌曲;菜上桌了,她又唱了几首我们熟悉的流行音乐。枕着水流,夜色迷蒙,在柔和灯光的沐浴下,吃着美食,还有现场音乐的陪伴,不能不说是极惬意的闲暇时光。吃完饭,不知怎么就荡到了一条年轻人最爱的街道。在水声潺潺的安泰河两旁,灯光幽美、古色古香的建筑里经营着各种咖啡馆、酒馆、烧烤夜宵店、音乐餐厅和民谣酒吧等等。河道两岸垂柳掩映,围栏上灯光映射,美轮美奂,宛若仙境。每隔一段距离,就有一座拱桥连接河道两岸,十分便于观赏游览。澳门桥边,榕树葱茏,红花娇艳,旁边的古屋贴有门联,上联:几点梅花几点雨,下联:半含冬景半含春。一圈转下来,我们看见许多年轻人三五成群地,或者围着桌子喝咖啡聊天,或者边饮酒边大快朵颐,或者在酒吧里飞扬青春。
  后来我们还爬了鼓山,发现佛教曾经在福州极为盛行,我们还看到老人们焚香虔诚地跪拜榕树。我们在很多地方看到“佛跳墙”三个字,很好奇,以为是一种玩具,我们问过之后,才知道是福州的一道名菜。于是我们专门找了一家饭店点了这道菜,店家说要事先预约,而且做这道菜还要花三四十分钟,我们也就作了罢。离开福州的那天,朋友驱车带我们到闽江边观光。当时和风舒畅、晴空万里,道旁的树上开满了鲜艳的小红花,滨江公园里游人三三两两,尽情地享受着这宏远、美丽的滨江风光。放眼望去,远处的江面瓦蓝如缎,近处的江面金波粼粼,江面上行船点点,宛在画中;极目远眺,幢幢高楼拔地而起,青山白云天边交合。面对此情此景,心中诗意萌生:
  苏幕遮 · 福州艳阳高,和风畅。芳草如烟,烟笼江波漾。遥望青山感苍莽。此地河山,自古蒙德望。
  慕名儒,杨桥巷。船政学堂,孕育新军将。最是林公当景仰。取义别妻,血洒黄花岗。